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科研进展 >> 正文
科研进展

二硫化钼是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结构材料,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具有高理论比容量(669 mAh g-1)和低成本优势,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兴趣。然而,二硫化钼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却受限于其导电性差、以及在嵌理过程的体积膨胀,这使得二硫化钼电极循环稳定性差、倍率性能差。在这里,我们首次合成了二硫化钼@空隙@碳的yolk-shell结构电极材料,它由二硫化钼纳米核(~ 280 nm)、碳壳(~ 25 nm)和大小可控的中间空隙组成。这种结构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以下优势:(a)孔隙空间可以给嵌理之后的体积膨胀提供足够空间;(b)防止纳米颗粒在聚集;(c)具有更大的电极/电解液界面;(d)缩短锂离子扩散通道。显然,这种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测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,即高的放电比容量((1016 mAh g-1)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(200圈)。详情请见:

Yunmei Pan, Jiajia Zhang, and Hongbin Lu*, Uniform Yolk-shell MoS2@carbon Microsphere Anod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-Ion Batteries, Chemistry – A European Journal, 2017, DOI: 10.1002/chem.201701691

版权所有:2015年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红斌课题组     电话:+86-21-3124 28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邮箱:hongbinlu@fudan.edu.cn